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朕能走到对岸吗 > 第510章 郭嘉对郑玄!论儒法之弊!

第510章 郭嘉对郑玄!论儒法之弊!

第510章 郭嘉对郑玄!论儒法之弊! (第2/2页)

郑玄年事已高,所有人都以为郑玄会在最后关头才出场,却没想到他在第一场就出来了!
  
  诸葛亮皱了皱眉,思索片刻后本想起身应邀,不过郭嘉却先他一步起身了。
  
  “让我来吧。”
  
  郭嘉低声说道,给诸葛亮投去了一个放心的眼神,随后对郑玄行礼道:“晚辈不才,愿与先生辩经。”
  
  郑玄并不意外,点头道:“请。”
  
  郭嘉没有任何迟疑,整个人的气势浑然一变,眼神更是锐利了起来,他直接开口道:“我今日要与先生论的,乃是儒学之弊。”
  
  “自孝武践祚,罢黜百家,表章六经,儒学遂为正统,于朝堂民间皆居显要。”
  
  “彼时,天下初宁,儒学倡大一统、明君臣父子之礼,如绳束人心,致汉室稳固。”
  
  “也正因如此,大汉之吏治有道德准则,官员选拔亦重儒养,儒学大兴,为汉室兴盛立下不可磨灭的殊勋。”
  
  郭嘉先侃侃而谈,将儒学在大汉的历史以及过往都说了一遍,让不少人都暗暗点头。
  
  但他随后话锋一转,又道:“然时移世易,汉室渐趋衰微,昔日隆盛之儒术,今遭訾议。”
  
  所有人心中一凛,知道郭嘉要开始他的阐述了。
  
  “儒术之弊,首在僵化。历岁既久,其阐释日趋刻板。无数儒生士子穷经皓首,溺于经典字句之繁琐考证,而忽其经世致用之实。”
  
  “朝堂之上,官员引经据典,常为一经典释义争执不下,政务因之稽迟。及遇土地兼并、流民滋扰等实患,犹求诸古经,不知世易时移,古法难应新危。”
  
  “次者,儒术令士子寒门无出头之日。”
  
  “门阀士族以儒为幌,独揽晋升大权。察举之制,本为选贤,却因儒术沦为士族子弟进身之阶。”
  
  “四世三公之族屡见不鲜,寒门俊才,虽怀瑾瑜,却被屏诸门外。朝堂之上,多为庸碌之辈,凭门第窃居高位,致国政日弛,政治腐败。”
  
  “且于对外及军事策论,儒术之“仁义”成羁縻。汉室秉持“以和为贵”,遇周边游牧之扰,常踟蹰不决。”
  
  “将领过度拘于王者之师之正义,军事行动多受掣肘。匈奴犯边,汉军常因将者纠结于战之仁义,而失战机。且儒学之教化,使民渐失尚武精神,逢外敌侵凌,难组有效御敌之策。”
  
  “由孝武时儒术之兴,至后世以儒术误国,非儒术本身之罪,实乃其传承致用间流于极端、僵化,失却与时俱进之活力。”
  
  “时势如巨轮前行,若不能通变,虽至善之学,亦可为国之阻碍。”
  
  “故此,儒学衰弊,当以新学取而代之,此乃势在必行之事。”
  
  郭嘉这番话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
  
  神色更是无与伦比的坚毅。
  
  从当初的寒门子弟,走到如今的大汉司徒,文官之首,他从未改变过当初的理想。
  
  他要亲手为天下寒门士子开一线龙门!
  
  在场的所有寒门士子们都看向了郭嘉那瘦削但是挺拔的背影,不少人都湿了眼眶。
  
  数百年来,朝代更迭,世家兴衰,寒门子弟登临高位也并不少见。
  
  但无一例外的,在他们登临高位后,都成为了世家中的一员。
  
  而郭嘉如今身为文臣之首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宠臣,却站出来为底层的寒门子弟们发声!
  
  “郭司徒……真乃大丈夫也!”
  
  郭攸之抬手擦了擦泪水,颤抖着声音说道,对郭嘉的钦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  
  一旁的费祎也是一脸钦佩之色。
  
  郭嘉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么做,可他依然选择这么做了,与天下世家们为敌。
  
  “嗯。”
  
  郑玄仔细听完郭嘉的这一席话,随后抬手抚须,徐徐答道:“郭司徒之言差矣。”
  
  郭嘉挑眉道:“请先生赐教。”
  
  郑玄道:“儒学乃立国之本,自周公制礼作乐,孔子删述六经,此道传承千载,为华夏之根本。”
  
  “其教以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使万民知廉耻、明人伦,国家方能长治久安。”
  
  “若弃儒学,如大厦无基,何以立国?”
  
  郑玄话音落下,郭嘉当即说道:“公言虽善,然今之世,非可比于往昔。”
  
  “昔高祖、文景二帝在时我大汉崇尚黄老之学,无为而治;然黄老之学治国有余,强国不足,故而武帝登基后便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强我大汉。”
  
  “由此可见,强国当因地制宜,顺应大势,而并非一成不变。”
  
  “陛下贤明,欲要富国强兵,以图进取。若一味泥古于儒学,崇尚空谈,而不致力于农桑、水利、器械之发展,何以御敌?何以兴旺汉室?”
  
  郭嘉并不正面应对郑玄的问题。
  
  而是列举大汉摈弃黄老之学,改用儒学的例子,来论证新学的重要性。
  
  郑玄神色平淡,说道:“农桑、水利、器械,固为要务,然此皆末也。儒学之根本,在于正人心、厚风俗。人正则国治,风俗淳则天下安。”
  
  “若人人皆怀仁义之心,国家岂有不强之理?且夫治国之道,在于德治,而非以力服人。以德治国,则民心归之,此为长治久安之策。”
  
  “郭司徒,公之变法图强、发扬新学之论,于强国虽有裨益,然儒学之根本,实不可废。”
  
  “昔日,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成就霸业,又岂是仅仅靠管仲的改革变法?”
  
  “更靠的是‘尊王攘夷’这一儒家大义!此大义让天下诸侯归心,齐国方能号令群雄!若弃礼义道德,仅恃武力与权谋,如何能服众?”
  
  郭嘉深深皱眉,沉思不语。
  
  郑玄见状继续说道:“秦以法家治国,严刑峻法,短短时间内便国富兵强,横扫六国,一统天下。”
  
  “但秦摒弃儒家‘仁政’思想,苛捐杂税繁重,徭役无数,百姓苦不堪言。最终陈胜、吴广揭竿而起,秦朝二世而亡。”
  
  “可见,若无儒学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为基石,国家即便凭借强大武力与技术崛起,也难以长久。”
  
  “再看文景之治。”郑玄目光炯炯,语气加重,“郭司徒言孝武皇帝是摒弃黄老之学、改用儒学治国方才令大汉强盛,实则不然。”
  
  “孝文、孝景二帝时期,虽推崇黄老之学,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,但同时亦以儒学的德治思想教化百姓。”
  
  “正因如此,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,社会风气淳朴,国家逐渐繁荣昌盛。此乃以儒学为内涵,辅以恰当政策治理国家的明证。”
  
  “而郭司徒却一味要弃儒学而扬新学,实乃舍本逐末之举。若只重技术发展,而忽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,人心不稳,又何来太平盛世?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