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 十步之内,人尽敌国!(二合一大章) (第1/2页)
朱允熥的法子,让老朱越来越感兴趣。
想不到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,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。
但转念一想,又觉得或许这正是少年的好处。
思维天马行空,不拘一格。
才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法子。
大明能有如此聪慧的继承人,真是社稷之福。
听到老朱采纳了自己的第一条建议,朱允熥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些信心。
他在进谏之前,已经做好了被老朱拒绝的心理准备。
毕竟,要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转变思想观念,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对此,两世为人的朱允熥,是早就深有体会的。
前世他在家里有事时想说服父母,好说歹说,无论摆多少道理,最后都只能两手一摊,就是不行!
根本说不通的!
然而,没想到老朱比他预想中要开明许多,很愉快地接受了他的第一个建议。
这让朱允熥心中不由有了些许的感慨。
据说一個人越聪明,见识越广,就越容易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。
反之,则越是固执己见。
甚至根本不想听别人的任何建议。
他印象中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,是一个很固执的人,不似李世民那般从谏如流。
但是,如今看来,也并不尽然。
老朱还是很乐意采纳别人的建议的。
也对。
从一开始,老朱就采纳了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策略。
后来刘伯温等人提的许多建议,他也基本上都是言听计从。
说白了,老朱从来就是一个有主见,但又很听劝的人。
而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。
只要你说得有道理,他就愿意听,并按你提的建议去做。
也只有这样的人,才能成为一代人杰,开创大明帝国。
“另一个办法,便是在军中推行双主官制。”朱允熥缓缓道。
朱元璋微微皱眉道:“如今的五军都督府,便设有左、右都督,以图分权制衡。”
“大将统兵在外,必要之时,朝廷也会派出监军监督。”
“这是自古以来就施行的方法,并不足为奇。”
“但监军不懂军事,有时反而会制掣将领,使战事糜烂。”
“你这法子,又有何不同?”
朱允熥解释道:“孙儿所说的双主官制,要深入基层,一直到百户。”
这是后世的经验法宝,要建立在连队上,正好是百户这一层级。
老朱吃了一惊,道:“不可,军队作战,首在令行禁止,权必归于一人。”
“上面有一个监军,打仗时都多有制约,但影响还在可控的范围内。”
“若是再深入下去,那便形成了双头指挥,士兵都不知道要听谁的命令了。”
朱允熥摇头道:“虽然是双主官,但各有分工,负责各不相同,并不会形成双头指挥。”
“其中一名主官,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,指挥,训练,士兵们听他指挥。”
“另一人,主要工作是监察将士们的思想动向,做纪律检查,以及军队的人事安排,将领任命前的考核等等。”
“这样就能很好的掌控军队。”
“千户以上,再设参谋,负责制定作战计划。”
“特别重要的事情,由几人集体决策而定。”
“若是军情紧急,则负责指挥的人,可以临机独断,事后再汇报。”
“因为有双主官,还有参谋等人集体决策,他们便可以在需要的时候,相互调动。”
“既能防止将领长时间领一军,形成专权,又不怕造成“兵不识将,将不识兵”的局面。”
他认真组织语言,将相关的方法,细细说了一遍。
老朱的眉头,先是紧皱,慢慢舒缓,渐渐便只剩满脸的震惊了。
“好!好!好!”
待到朱允熥说完之后,老朱赞不绝口。
“熥儿,如此巧妙的办法,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?”
以老朱的眼光,自然看得出来,用他这个法子,不说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武将专权,尾大不掉的问题,也相去不远了!
以后武将专权的隐患,可以降到最低。
那个负责监察将士思想动向,做纪律检查,参与人事安排的人,某种意义,就是常驻的“文官”或“监军”。
但在形式上又不是。
同属军方安排,又不会相互掣肘,且是常规,形成了定制。
武将的权力,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制约。
这个办法,看似简单,实则太巧妙了。
若朱允熥不是他的孙子,而是某位大儒,恐怕老朱都要佩服当场行礼拜谢了。
自己也曾经为此苦思许久,却始终没有想出良策,如今,被他一席话轻松点破。
此刻老朱心中既兴奋,又欢喜。
朱允熥低头,脸上再度浮现一抹悲伤,道:“以前爹爹还在的时候,经常帮皇爷爷监国理政,总是忧心忡忡。”
“孙儿想给爹爹分忧,就常常在房子里胡思乱想。”
“这些法子,都是那时候想出来的。”
老朱长叹了一口气,再度将他揽入怀中。
“好孩子,真是个好孩子!”
老朱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。
还是儿子朱标看得准啊。
怪不得儿子要立熥儿为继承人。
他如此优秀,又是嫡子,不立他还能立谁呢?
自己差点就看错人,立错人了。
那才真悔之晚矣!
爷孙俩就这般呆了许久。
老朱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。
尽管今日之前大哭了几场,但他此刻的心情,却是前所未有的好。
“你四叔那般对你,确实是他的不对,但他毕竟是伱的四叔。”
老朱提起了朱棣。
以往对这个儿子,他还是颇有几分满意的。
此时想起来,却觉得很气。
他怎么能这般对待熥儿呢?
不知不觉间,老朱都忘了,是自己纵容和默许,故意创造机会。
换个角度说,某种意义上,就是他让朱棣去做,去考验朱允熥的。
“孙儿知道,皇爷爷,孙儿并不怪四叔的。”
朱允熥脑海里念头飞转,道:“四叔心地善良,昨日的事,必定不是他自己的主意。”
“孙儿听闻四叔身边有一个名叫姚广孝的妖僧,法号道衍,此人诡计多端,心怀叵测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