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4章 三师兄的爱恨纠葛 (第2/2页)
“所以师兄这几年便带着她将大江南北、西域东土都走了一遍?”小师妹挠头说。
“是啊。”
“听来怪……怪……”
小师妹挠头许久,也没想出该如何描述,只得说道:“怪好玩的。”
“难怪师兄这几年里跑那么多地方,我们还以为师兄一直在被她所追杀呢。”林觉说道,陷入思索,“让我猜一猜,最后一个条件,不会她到现在还没有想好,一直没有告诉师兄吧?”
“嗯?你怎么知道?”
“山下江湖之中,城里酒馆之内,不常常都在传颂这般故事吗?”林觉说道。
“这倒也是。这女鬼以前听了许多人间的奇妙故事,觉得美好,心生向往,因而常常效仿。”三师兄头疼的道。
“这不挺美好的吗?”林觉笑道。
“师兄带着她走遍大江南北,这么长的时间,难道没有生出什么情愫来吗?”小师妹问道。
“好个什么!哪有什么情愫,你个道姑,能懂个什么?”三师兄白他们一眼,“道爷我可是要浪迹天下、逍遥天地间的!”
“可是、可是三师兄你带着她,不也在天下浪迹逍遥好几年了吗?”小师妹发现了一个问题,于是直言提了出来。
“师妹说得对,她又没有不让师兄逍遥,反倒可以跟着师兄一同逍遥。”林觉道,“她好似还有一座行宫,许多嫁妆仆从,师兄带着她,便相当于带了一片宫殿与众多仆从,不愁吃不愁穿,不愁酒喝,甚至喝酒时还有歌姬舞女助兴,不是更好吗?”
“这……”
三师兄被他说得一愣,仔细思索许久,这才说道:“反正道爷我还是孑然一身好,绝不会沾染上这般麻烦牵绊。”
林觉一听就知道了——
这位师兄嘴很硬。
那位华公主自身容貌姿色如何、本领心计如何、性格如何,暂且不说,只说二人结伴同游,大江南北东土西域,都走一圈,几年时间,怎么可能一点多的感情都生不出来?
同游不是易事。
若是没有感情,相处不来,这几年的时光,早就半途分离了。
何况林觉听得出来,哪有什么“我觉得这个条件也算合情合理”、“也不算特地答应”、“顺道的事”、“并不麻烦”,这位三师兄应是在答应之前便已经对她生出情愫,否则无论如何,他也不会答应的。
而这三个条件,环游天下,不过是华公主的心计与手段罢了。
甚至可能三师兄来这里,东王母这里有大阴阳法这类信息,也是这位华公主的主意,便是想在相处与互相扶持之中,让他看清自己的心。
小师妹则依然挠头,十分不解。
接着她好像想到什么,将目光往三师兄身上瞄去,又转过头,看向院中马背上的行囊:“不对,不是说她跟着三师兄到了紫云县吗?不是三个条件还有一个还未完成吗?不会就在三师兄身边,只是因为现在是白天,所以师兄把她装在了哪里吧?”
“?你怎么知道?”
三师兄觉得这个师妹好像变聪明了。
但是这让他感到有些难堪。
“因为三师兄修豆兵之法,要收集残魂执念,三师兄不就经常用个瓶子来装残魂吗?小师兄就是跟着你学的。而且小师兄还养着别的鬼,也是装在一个小法印里面,揣在身上。”
“……”
“怎么不叫出来看看?”小师妹愣愣的看着他,大胆猜测道,“师兄你害怕她?”
“……”
三师兄无奈,却也洒脱。
起身从马背上取下行囊,里面有一个小梳妆盒,同样是螺钿工艺,将之拿来放在桌上,随手敲了几下。
梳妆盒便自动开启了。
师兄妹二人与狐狸彩狸起先盯着那梳妆盒,忽然又转过身,只见不知何时,身后已经站了一个貌美的女子,一身红衣。
看着与当初没有任何分别。
三师兄在后面传出:“这是我师弟师妹你可还记得?今日刚好在这里遇见了他们。”
“不必多言。我只是在盒中躲太阳,不是听不见你们说话。”红衣女子淡淡说着又转过身,看向林觉和小师妹,微微一笑,施行一礼,第一件事,便是为当初之事致歉:
“当初妾身躲婚心切,亦想逃脱父亲掌控,刚巧遇到你们,便有利用之心,多有失礼,还请见谅。”
林觉也是起身,回了一礼。
随即心中不禁有些感慨。
虽说在山下江湖、城中酒楼,都听过类似的故事,可是这类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,经久不衰,便是自有其巧妙趣味、引人入胜之处。
三师兄这几年的经历,若是写成书,怕也能引得不少人追捧吧?
倒真是应了“瑶华娘娘”那句——
“是缘是福,非灾非祸。
“是巧是妙,一时难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