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一章 为天下正塑! (第1/2页)
四周死寂。
阁内回荡着夏之白的铿锵话语。
刘三吾等学士都听得出来,夏之白丝毫没有说笑的想法。
态度十分的认真。
只是无论是刘三吾,还是黄章等学士都很费解,为什么夏之白要去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?对他有什么好处吗?这些消息一旦传出去,只会让夏之白成为众矢之的,为天下士人谩骂指责。
这是要断多少士人的生计啊?
方孝孺压下心头的震惊,揪着胡须,开口问道:“大学士,你想统一教化,具体在什么方面?”
夏之白望向这个中年人,道:“如今天下的教学模式,太过松散不成体系,基本是拿着少数几本书,翻来覆去讲个遍,因而作为朝廷编撰的教材,要囊括方方面面,虽大多只是浅尝辄止,却要让读书的人都有所涉猎。”
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
“唯有对天下诸多事物有所涉猎,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哪方面,也才能集中精力专攻一点。”
“不过目前要编纂的教材,只覆盖于低年龄段的。”
“主要有语文,数学,历史,政道德与法制,还有便是一门杂学。”
“语文要打破儒家的独尊,聚华夏之荟萃,成大明之典范。”
“其中除了要选几篇《四书五经》的内容,还当囊括先秦诗歌、诸子大作、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等,一切由简到难,一步步加深读书人对华夏文化的了解阖认识。”
“为天下正塑!”
“这是语文要学习的主要部分。”
“我在北方时,曾去实地调查过,北方学子初学都很艰难,因为汉字笔画很多,加之入门门槛很高,反倒是一些胡人,有另类的学习之法,因而我准备将胡人的符号,作为大明学子的启蒙,降低识文的难度。”
“同时通过此法,整合天下的读音。”
“这部分我已做了一定的研究,等再过几日,便会拿出来,到时诸位一看便知。”
“语文,主要教的是‘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、编’,集华夏古今文化荟萃,启迪大明学子智力,加强天下的爱国主义以及弘扬传统文学。”
“至于数学,顾名思义,算术相关。”
“学习的内容,从最开始的加减乘除,再到后面的长宽高,勾股定律,体积面积,再到分数等等,同样是由易到难,大明的学子不能只会诗词歌赋,不仅要看得懂数字,还要自己会。”
“这门学科以我阿拉伯数字为主体,辅以一些胡人字符。”
“简化书写过程,重点在于推算。”
“其次是历史。”
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。”
“华夏自古就有撰写史册的习惯。”
“而华夏历史源远流长,但对天下大多数人,很多都意识不到这点,因而了解历史,也成了必然,唯有了解历史,知晓华夏的历史,才能深刻的知晓,他们身处这片大地的不易,以及华夏的辉煌跟灿烂。”
“不过既然要编写历史。”
“当有个准绳。”
“我个人建议以黄帝纪年为始。”
“如今为洪武十九年,折算过去就是黄帝纪年4083年。”
“至于夏朝之前的历史,可以稍作简略,以宏观叙述为主,再辅以一些传闻史料,从夏商周开始,开始认真的记录,从秦代开始,则要开始一个大一统王朝一个大幅篇章。”
“同时要写明这些朝代主要做了什么,有什么功绩,以及在政治、文化、军事上的行动。”
“还要写明兴亡教训得失。”
“除了大一统王朝,还要重笔墨写,晋代的五毒散之害,东晋时的衣冠南渡,唐末五代十国武将专权的危害之烈,同时也要写出宋代重文轻武的积弊,对于我朝,则多以赞扬。”
“尤其要写明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,弥合南北,收回燕云十六州,以及陛下做的一些决定。”
说着。
夏之白目光微阖。
他沉思了一下,还是说出了一个很多人不敢提的话。
“至于元代。”
“同样列入华夏正统。”
“甚至对于过往的匈奴、突厥等,都可以留有一定篇幅,只不过这些游牧部族,全部归为‘诸夏’,夏商周时,天下便有野人、国人之分,经过战乱,商周一统,但部分国人不愿接受统知,沦落在外,被称为‘诸夏’。”
“历史功要写,耻同样要写。”
“唯有正视历史,才能吸取教训,才能不再犯。”
夏之白欲言又止,有些话,最终还是没有讲出来,他很想添一句,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,历史以当代的角度去写,只是在犹豫了一下后,并没有说出来,因为不太合适。
在夏之白停下时,阁内已是哗然一片。
前面夏之白说到语文要打破儒家垄断时,就已引起了很多士人不满跟惊恐,而在听到后面还要借鉴胡人的学习方式,更是让不少士人怒不可遏,等听到历史这些描述,不少士人脸都要气歪了。
有些东西是能写的吗?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